资讯棋谱
其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棋谱 > 围棋资讯 > 综合报道 > 其他

[其他]

胜负也是藏在老师心中的一根刺

  • 2017-10-10 11:05:36|马东|0
  最近几天关于“成长围棋”和“竞技围棋”的争论,充斥着各个围棋群,也引起了有关媒体的关注。本人坚决反对打着成长围棋的旗号不认真教围棋的行为,为此也写了《学棋的孩子为什么要参加段级位赛》的文章,其中原因是目前来看只有这样才能揭穿一些机构不教围棋的事实。
  然而胜负又恰恰是广大围棋启蒙机构和老师心中的一根刺,无法回避,又很难移除。
  一个好的教育,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兴趣。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只有让孩子们有了这样的感觉,他们才能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实力。
  经过努力,在对局中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孩子会受到激励,更加快速成长!然而有胜就有负,谁来担任失败者的角色呢?在胜与负的教育中,失败的一方必然受到打击。当然有经验的老师会以各种方法,对失败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或者其它形式的补偿。也有孩子失败后更加发愤图强,跌倒了,迅速爬起来。
  然而在现有的围棋启蒙环境中,能够战胜自己,从失败的阴影中顺利走出来,对年龄幼小、心智尚不成熟、刚刚接触围棋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之前的文章中,我也提到过,作为围棋从业者的本人的女儿,10多年前在第4还是5节课时,在扭羊头吃子对战中,一子没活,回家哭着说:“打死也不学围棋了!”从此一个孩子与围棋绝缘了。
  以胜负为主的启蒙教育,会给经常输棋的孩子心理持续的打击,造成创伤。避免痛苦和创伤是人的本能,这样导致经常输棋的孩子不愿意下棋,最终放弃围棋。
  目前的启蒙教育,对战在实际教学中,仍占有很大的比例,有的甚至超过教学时间的50%。每盘棋,有赢就有输,输棋的孩子必然占50%。
  不想下棋的孩子,一半的时间,基本无事可做。遇到棋力不匹配的对局,也不认真下,因为认真下了,输的话,更痛苦。
  这样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围棋逐渐失去兴趣,并很快放弃了学习。
  如何克服这个问题,是围棋教育特别是围棋启蒙教育最大的难点!
  家长们抱着良好的愿望把孩子送进了围棋的门槛,孩子却连基本的兴趣都没养成就放弃了的现象不在少数。
  也正是没有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因,成长围棋、快乐围棋悄然有了市场,遗憾的是他们并不是真正普及围棋、教围棋,而是打着围棋的幌子,去强调“礼仪”、“安静”、甚至一些“唤醒”等高尚的名义,来掩盖追求利益,不教围棋的事实。
  那么围棋教育工作者们如何去面对这个问题,解决这个矛盾呢?
                                                                                                            李哲勇2017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