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摇篮的手 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全民亲子围棋趣味闯关赛家长感想

由中国围棋协会主办、爱思通人工智能围棋承办的“全民网络家庭亲子围棋趣味闯关大赛”于5月29日17:00锁号落幕,在历时一个月的比赛中,超过5000个亲子家庭积极参与,见证了以闯关数量界定成绩的围棋新型比赛模式。
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很多家长为了陪着孩子一起闯关,学习了围棋的基础知识,并在闯关活动中留下了自己的感想。例如山东养正围棋葛东朔家长不但全程参与了闯关活动,而且非常用心的在打卡中记录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此特分享其最后一天的打卡内容,与所有家长和教师一起体会亲子教育的重要价值。
养正围棋葛东朔打卡第31天
今天比赛就完成了,无论曾经认为时间会很长,还是认为关口有很多,但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比赛完成了。这一个月走来,有快乐,有比拼,有焦虑也有眼泪,还有讨论学习和对孩子的请教,当然也还有遗憾。
这个过程,不单单是孩子棋力的成长、还有心智的提高;对于家长来说又何尝不是值得好好的体会和感悟呢:从最初的兴奋,逐步走向平静,甚至还有几天的应付,最后是看着很多孩子闯关完成的羡慕,于是也有了“别人家的孩子的说法”到临近几天的着急,甚至训孩子,一直到最后知道全部闯关无法完成的最后一拼。最后也发现其实很多关也并不是那么难,而是有没有真正的用心,也就有了遗憾,遗憾是没有能够跟孩子一起闯完“吃子游戏”和“骰子游戏”。总的来说,千关的坚持,31天地持续是:孩子在棋力以及非棋力上的收获。
“镜子的这边是自身,孩子的背后是家长”。通过这件事,作为父母的我更应该去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自觉养成习惯的还是父母,我们是孩子的领路人(至少现在是),而孩子却是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甚至从一定层面上说,孩子生来(与生俱来)就是教育父母的,因为孩子会让一个人的思考深度,关注度(产生)从未有过的提升。也应该进行学习和反思。很喜欢两句话: 第一句“心小了,事儿就大了,心大了事儿就小了”,第二句:“世上所有的事情,不管大小,只要认真对待,大事儿也会变成小事儿,但只要不认真,再小的事情,早晚会变成大事”。这两句话要告诉我们的其实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其实是有方法的,关键是如何贯彻与应用,如何跟进与阶段激励——
首先,确定目标与认同;
其次,目标分解与奖惩方案;
再次,目标跟踪与激励,测量分析改进;
最后,结果与结果激励。
有人说:“陪伴是最好的爱” ,对父母、孩子还有爱人其实都是。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关键的是如何分配,对自己最好的是学习、成长提升心智。在我们有能力支配时间的时候,是值得好好设计.....
最后分享一句话:“选一个方向,定一个时间,最后只管努力与坚持!”为自己的孩子鼓掌,为所有(参赛)宝宝们鼓掌与祝贺! ! !
每个家庭,都会经历因为幼小生命降临而带来的喜悦,也都会因为孩子的教育或多或少产生困惑与焦虑。在教育过程中,家长是需要增加专业知识,还是在实际陪伴中一点点总结反思,毫无疑问后者价值更大。唯有用心、用爱、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教育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一个月的亲子闯关赛,浓缩了家长在教育中常见的各种状况:兴奋→平静→应付→羡慕,于是出现了很多家长心目中“别人家的孩子”......
留下遗憾并不是遗憾,只要这一路走来能够有所反思。幸运的是葛东朔妈妈在不完美的历程中总结出了以后的行动指南,即如何跟进与阶段激励:
首先确定目标与认同(不但要为教育阶段确定目标,而且作为教育者自身要对目标进行认同,也就是共同参与目标的实现);
其次,目标分解与奖惩方案(不追求一蹴而就,为孩子设立更加合理与细致的分段目标,并为之明确愿景,提供恰当的精神奖励和惩罚);
再次,目标跟踪与激励,测量分析改进(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因此作为家长要参与激励,并适时对分段目标进行分析微调,使之更契合孩子的高度);
闯关赛虽然已经结束,但留给家长与孩子们的精神财富,还有更多值得品味与留存。那些成绩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我们见证孩子成长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感谢葛东朔家长的用心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