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棋谱
其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棋谱 > 围棋资讯 > 女子围棋 > 其他

[其他]

<font color=red>围棋美眉眼前一片迷茫--中国女子围棋生存报告</font>

  • 2003-11-24 22:31:34|admin|0
  正官庄杯中国女棋手全军覆没以及“建桥杯”女子围棋赛的举办,引起了媒体对中国女棋手生存现状的极大关注。由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省市因故大量砍掉女子围棋专业队,并且女棋手的比赛机会实在少得可怜,因此,对于中国女棋手这个群体的生存现状,用“一盘散沙”这句话来概括绝不为过。她们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宠儿后面的失意者   在记者恳谈会上,中国围棋协会副秘书长武力谈了这个杯赛的出台经过:“去年,中国女棋手还有4个杯赛——山水黔城杯、豪爵杯世锦赛,浪潮杯和晴蜓文具杯国内赛可下,但今年一个也没有了。我们不得不请建桥董事兴周星增赞助支持女子围棋。以解燃眉之急。”武力说,从2000年开始,中国围棋协会就发现韩国女子围棋的上升势头相当凶猛,且她们的女棋手非常年轻,几年后赶上并超过年龄已老化的中国女棋手是一件可预料的事。对此,我们采取了两个主要对策,一是每年定段赛放宽女子定段名额(2个),二是组建国家女子青少年集训队。这就是2001年国家女子青少年围棋集训队出台的背景。   以川妹子曹呈初段、上海姑娘唐奕初段为首的这一拨国少队员,无疑是中国女棋手这个群体中一群最幸运的“宠儿”。因为她们恰恰搭上了“抗韩”这班车,凭借年龄上(全部在16岁左右)的优势而有幸走进中国棋院的。在中国棋院,这批棋力还很弱的小妹妹吃、住有国家保障。平时有严格的集训制度,这种“国家机器”能不能保障她们在不久的将来成材?中国女子围棋的这种“抓小的”战略能不能获得很大成功?目前还不好说。这种“抓小的”战略也有一定的负面性,那就是“放大的”。中国一批年龄已超过入选国家队标准,但是正值当打之年棋力不弱的“中坚”女棋手,眼看入选国家队无望,平时又少有比赛机会,“分流”现象也就更多了——譬如,已在一线坚持了多年的徐莹五段,去年终于走进北大念书了,而早已加入到打工教棋大军中的叶桂五段,她今年获得全国个人赛冠军后,仍觉得前途茫茫,不由得辛酸地说:“我们这一批年纪二十五六岁的女棋手,是‘被遗忘的一代女棋手’。”   这方面的例子,实在举不胜举,且看几个比较有知名度的女棋手——袁卫红在聂道场教棋,仇丹云在杏泽教棋,于梅玲在烟台教棋……平时一边读书一边教棋的,有在上海复旦的王蕊等人……   稳定棋队凤毛麟角   现在,每个月给注册女棋手开工资。能够保障女棋手日常生活的地方队已属凤毛麟角,只有广东队的黄佳和郑岩、北京大宝队的华学明和徐莹、北京海淀队的张璇、上海队的杨晖和唐奕以及河南队的梁雅娣和曹呈等女棋手,她们能够享受到这份最高2000多元,最低840元的工资待遇,这用郑岩二段的话说,在中国女棋手当中,“我们是最稳定,最正常的一族。”因为,广东女队是一支训练氛围最好的队,平时采用体工大队集训制模式,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正是在廖桂永九段的执教下,在李华嵩、张伟金等男棋手的“男帮女”带动下,广东女队能够获得2001年全国团体亚军、黄佳能够获得“建桥杯”亚军绝非偶然。除了广东队,其它几支比较稳定的女队,由于棋手流动工资不高等因素,平时还谈不上很正常地开展训练。譬如,湖北队的黎春华和叶桂,平时一边在队内训练,一边外出教棋。河南队的梁雅娣则在深圳教棋,生存毕竟是第一要素嘛。   而在中国女子围棋比赛实在太少,下棋可能出路渺茫的大气候影响下,被称为“希望之星”的广东姑娘黄佳,据说已联系好了上海复旦大学,明年可能以特招生的身份去上大学了。   自我奋斗的孟昭玉   陕西23岁的姑娘孟昭玉,这个长相漂亮身材丰满的二段,在圈子里被称为“一个挺傲气的女棋手”。属于在国内已为数不多的自我奋斗型的女棋手。孟昭玉说,她自从孤身一人从西安来到北京后,在棋上的投资很大,每个月必须付一笔房租,还要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并且自费到聂卫平道场学棋。由于她平时不教棋,从而给她形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为此,孟昭玉很苦恼自己不会做饭,外出吃饭开销很大。   但这几年能够这么坚持下来,孟昭玉说,“我相信只要把自己的内功练好,总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但她也承认这样自我奋斗的难度不小,因此不无怨艾地说:“叶桂说她们是被遗忘的一代。我们这一代女棋手,看来也要被逐渐遗忘了。”好在从去年开始,山东齐鲁晚报俱乐部队相中了孟昭玉。围甲山东队在主场比赛,孟昭玉担任挂盘讲解任务,从而有了一份工资收入,解轻了经济压力。   “自生自灭”的小汪慧   在“建桥杯”赛上,从四川攀枝花市坐了三天三夜火车来到上海的汪慧初段,这个睫毛长长的20岁姑娘,几乎引起了所有棋界人士和记者的好感和同情。裁判长吕国梁称汪慧“下出来的棋很漂亮”,这位资深人士还用一种“伯乐相马”的口吻说:“从汪慧这个小姑娘坐在皮转椅上悠闲地转悠着身子,手里拿着一只大大的茶缸来看,这是一个对局心态颇轻松,且具有男性化风格的女棋手。”   汪慧是四川继李莹、沈静这一代女棋手之后,过了近十年才冒出来的第一位职业女棋手。她的出道特别奇怪——在攀枝花这个下棋者很少、棋手最高水平只有业余3段的山城里,汪慧是靠父亲汪汉新启蒙,并没有拜过什么老师,平时在家里摆摆棋,做做死活题,经过10年自我奋斗而成长起来的。但与此相反的是,汪慧的比赛成绩特别的好——1998年第一次参加定段赛便获得第28名。1999年定段赛赢了9盘棋;2000年定段赛赢了9盘棋而成为初段。去年第一次代表辽宁队参加全国团体赛便获得第四名。今年第一次参加新闻杯赛便连克杨晖、梁雅娣等名将而打进“建桥杯”8强。   这说明小小年纪的汪慧,确实是个有天赋的可造之材。不过,尽管比赛成绩不错,汪慧这个已在北京大宝队注册的女棋手,平时还在攀枝花这个偏远城市里“窝”着,双休日去少年宫教教棋,挣个千把元的收入。因此,谈起汪慧的前途,汪汉新是一脸的无奈:“我也说不清她将来会干什么。”换句话说,像汪慧这样的“希望之星”,她可以“自生”起来,也可能“自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