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棋谱
段位赛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棋谱 > 围棋资讯 > 中国赛事 > 段位赛

[段位赛]

定段赛氛围绝不亚于高考 六岁半冲段少年尚不识愁

  • 2005-07-13 20:35:53|admin|0
  六岁半,冲段少年不识愁   特约记者倪无调宁波报道 11日开始的段位赛分为定段赛和升段赛,无论是从棋手的人数、参与热情还是竞争激烈程度,职业棋手的门槛——定段赛都要比升段赛“热闹”得多,尤其是参赛少年都有人陪伴,定段赛的氛围绝对不亚于“高考”。   在高矮不齐的孩子中,郑州来的杨鼎新还是很引人注目的,1米26的身材显得矮小单薄,光光的脑袋衬托着他略带黝黑的脸色。生于1998年的他才6岁半,是这次参加定段赛的少年中最小的一个。   小名叫“虎子”的杨鼎新和他的母亲来自郑州,尽管才学了一年半的棋,但是他已经有业余5段的实力,参加了几次全国少年赛,也都取得了成绩。“他太喜欢围棋了,看见西瓜籽都拿着当围棋下……而且进步也挺快,我们当家长的只能牺牲了。”他母亲所说的“牺牲”,是指三个月前,她带着儿子远赴北京学棋。目前“虎子”小杨在吴肇毅道场学棋,同时每天在宣武区师范小学学半天文化课。学校、道场的学费,加上在外租房子以及日用开销,“虎子”的父母每个月用在儿子身上就是三四千元。而且为了陪伴儿子,在郑州某大学工作的母亲还办了一年的停薪留职。“还好,孩子他爸是做律师的,家里经济上还能支撑。不过有时我们也很迷茫,万一走不了职业的道路,一年后我怎么办?”   记者和他的母亲聊着天,一边虎头虎脑的杨鼎新可不管这些大人的话题,他只为刚刚输了棋而低头苦恼,他的愁样把母亲给逗乐了:“前不久打过一次比赛,他赢了贵州省的少年冠军,但小分不如人家,只得了第四名,结果还生气了,把奖状给踩在脚下了!”“虎子”也不含糊,马上顶嘴:“我不赢棋,妈妈还打过我呢!有一次差点不要我,结果让我在门外站了一个多小时,而且还穿着拖鞋呢!”在定段组的孩子中,这种倔强而委屈的“未来冠军”还真不少!   因为一场阵雨,宾馆大厅里出现了许多“滞留者”,在一隅几个操着上海口音的男子在热聊,原来都是定段棋手的父亲。由于经常带孩子外出比赛,他们之间显然已经非常熟悉,但他们聊的话题非常有趣,那就是上海有很好的师资和传统,但为什么现在上海的棋童要背井离乡去外地学棋?   他们的孩子中,有在聂卫平道场学棋的,有在马晓春的研究会训练的,也有跑到其他地方学棋的,“诺!”一位家长指着一个已经取得三连胜的棋童:“他们家算是‘摒得牢’,但今年也去了杭州,实在是没办法……”   在中国围棋历史上,说上海棋手占据半壁江山都不为过,目前上海围棋的普及教育还算成功,但在把业余棋手培养成出色的职业棋手这一阶段,确实开始落后于北京等地。去年定段赛没有一个入段棋手来自上海,尴尬地为这一现象作了注解。“上海不是没有好棋手,像我们这些孩子,放到北京、全国,不管哪个道场都是抢手的,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示出上海在培养棋手制度上的问题。”一些知情人士介绍,以前上海有很完善的梯队棋手培养体制,所以人才层出不穷,现在上海除了一线棋手(都在北京训练)之外,青少年梯队建制已不复存在,随着邱百瑞、邱鑫、谢裕国、吕国梁、曹志林等名教头年纪大了,教育培养的环节更新缓慢,出现了孩子想学、家长愿意负担,但得不到体制支撑的局面。“其实我们家长愿意牺牲,但有些事不是光靠我们就能做到的。”一个家长在谈到“现在上海孩子吃不起苦,家长不敢‘博’”的说法时忿忿不平,“孩子学棋学习上肯定受影响,别的地方现在有很优惠的上大学政策,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上海的教育部门能不能给点照顾呢?别让我们担心孩子下不了棋就没饭吃。”   雨停了,这几个中年汉子带着遗憾的神色往外走着,其中的一位感慨:“为了孩子,我们都是夫妻长期分居,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这些怀揣梦想者中,也有非常轻松的,河北秦皇岛来的王女士和她9岁的儿子陈冲霄就是这样的。小陈师从职业棋手王浩,这次跟着老师第一次参加段位赛,“就是为了见见世面!”王女士笑容可掬地说道。因为他们家乡没有可以直接报名的俱乐部,在教练的积极联络下,小陈从甘肃某俱乐部获得一个参赛名额。   “本来教练参加升段赛,想让他带着就行了,但定段赛要测骨龄,必须提前到,所以我只能请假跟来了。”因为平时很少参加大比赛,第一次来参加段位赛,让小陈兴奋不已,“看到那么多名人,平时只有在电视上看见。”王女士也有自己的好奇,比如对儿子第一次测骨龄的结果就有些耿耿于怀:“怎么就大了两岁呢?会不会北方人比南方人发育得早啊?这种测试到底准不准啊……”   不过这次来,王女士最大的收获是和其他的家长交流,“我一听吓了一跳,很多地方的孩子学棋都是把功课完全放掉了,我可不希望孩子这么小就不读书了,下棋只能是他的爱好,再说孩子还小,不懂事,我们做家长的,怎么可以替代他们选择人生道路呢?”   在第一次参加定段赛的他们母子眼里,比赛或许只是一种旅行,“在我们那里,下棋的氛围还不是很浓,孩子见的世面少,参加这种比赛可以让他知道竞争有多么激烈。以后人生道路该怎么走,我想到时候还得由他自己选择吧!现在能不能兼顾学棋和读书,我还是充满信心的,国外很多世界冠军,不都有很高的学历吗?”前几轮比赛,小家伙发挥不好,可母子俩还是乐呵呵的,这几天,王女士一边忙着照顾儿子,一边打听起附近的风景名胜,准备等比赛一结束就带着儿子好好玩一圈。“难得来宁波一次,让孩子要多接触点名胜古迹,长长见识!”还别说,也许只有他们,才真正领会了“快乐围棋”的涵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