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棋谱
评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棋谱 > 围棋资讯 > 综合报道 > 评论

[评论]

真正的高手快棋不会差 马晓春曾逼出刘小光名言(图)

  • 2005-09-23 04:33:51|admin|0
                长考派高手邱峻的招牌姿势
                古力的刀既快又锋利   说到“快刀”,严格说应该区分两种不同情况:一个是下棋速度快,一个是快棋成绩好。不过这两者有时并不统一。举例来说,赵治勋是喜欢长考的棋手,但快棋成绩却十分出色,人说是在慢棋中被“读秒”锻炼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   棋手下棋的快慢大约与秉性有关。感觉型的棋手下棋多半都快,计算型的棋手则大都比较慢。清代棋坛比肩而立的双子星范西屏和施襄夏下棋的风格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类,范才思敏捷,施则算路缜密。两个人下棋时的表现也完全相异,范几乎是应手而落,施则善于频频长考。所以,有人以范西屏比之“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李白,而以施襄夏比之“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杜甫,以此观之,范西屏应该算是“快刀”中的前辈高人了。   真正的高手快棋不会差   聂卫平虽然近年在围甲中多喜下快棋,但泰半是由于老聂觉得快棋不太容易出“昏着”,并不是他喜欢落子如飞的感觉。   棋风轻灵飘忽的马晓春倒是有几分“快刀”的味道:2001的围乙比赛最后一轮,马晓春遇到老对头刘小光,这盘棋的胜负关系到马晓春所在的浙江队能否升上甲级。这盘棋马晓春落子如飞,下到一半时,刘小光陷入长考,马晓春居然好整以暇地上楼到餐厅吃午饭去了。等到马晓春吃过饭下来,刘小光还是没有走棋。这盘棋到了最后双方对杀收气的紧要关头,刘小光因为时间不够,想利用“打将”争取一次读秒时间,结果马晓春机敏地置“打将”于不顾,抢先收气,硬是快一气把刘小光的大龙吃掉了。以至于刘小光局后郁闷地说了句“名言”:“人怎么斗得过妖呢?”不过,严格来讲,马晓春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快刀”,记者曾不止一次看到过马晓春在比赛中冥思苦想的一幕。总体来说,马晓春在快棋比赛中取得的好成绩主要还是由于他的超群的实力所致。   与马晓春同辈的棋手中,曹大元可算是一把“快刀”了。除了CCTV杯外,曹大元曾经在前三届NEC杯中连续三次打进冠亚军决赛,并且夺得了首届NEC杯的冠军。曹大元的弟子谢赫对师父的快棋功夫十分钦佩,就在今年的NEC杯上,谢赫还坦言老师的快棋值得自己好好学习。   两夺亚洲电视快棋赛冠军的俞斌有一句名言:“时间也是目啊。”不过,虽然快棋成绩在国内几乎无出其右,但俞斌平时比赛的速度却并不很快。相反,俞斌倒是吃过落子如飞的苦头——今年的名人战挑战者决定战的首局,俞斌就是因为跟着“快刀”罗洗河的节奏行棋,结果导致了下午续弈只下了35分钟就速败。   常昊的情况与俞斌相仿,六进NEC杯决赛,三次夺冠,这样的快棋成绩足以傲视群“刀”,但常昊本质上并不追求落子的速度。以今年的第五届应氏杯决赛第三局为例,常昊与崔哲瀚鏖战了9个多小时,哪里有一丝“快刀”的影子?所以,常昊的快棋好成绩与马晓春、俞斌一样,是实力出众的缘故。   快刀手有时也会率先读秒   真正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快刀”有两把:一把是罗洗河,另一把是古力。   罗洗河的快,真正是他天才的秉性使然。无论是下什么比赛,罗洗河从来都是运子如飞,几乎从不长考,更是很少见到他用完规定时间进入读秒。每次罗洗河在比赛里与“磨王”邱峻相遇,都是一个有趣的看点。不过,洗河的快有个致命的缺陷:不能保证水平的稳定发挥。他既可以在今年的名人战中把邱峻折磨得体无完肤,也可以在今年的CCTV杯中面对“邱磨王”只下了20分钟就想认输。最典型的是前不久罗洗河与俞斌争夺本届名人战挑战权的三番棋,首局罗洗河单方用时仅46分钟即擒下了俞斌,但决胜局“小猪”却同样也是单方用时仅30多分钟即俯首称臣。从快棋赛的成绩来看,洗河至今也只夺得了一项NEC杯的冠军,随即就在之后的中日NEC冠军三番棋对抗中输给了赵治勋。所以,洗河的这把“快刀”有时并不锋利。   真正既快又锋利的“快刀”要算是古力。古力在2004年的一年时间里,集阿含·桐山杯、NEC杯和CCTV杯三大快棋赛的冠军于一身,这个成绩也是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古力下棋倒也并不只是一味求快——前不久围甲中古力对李世石的主将之战,古力就先于小李进入了读秒。不过,当彼此都把“快刀”抡圆了的时候,难免也会发生匪夷所思的事情。去年的三星杯半决赛第二局,古力与李世石相遇,一盘如此重要的、每方3小时加5次读秒的慢棋比赛,两个人居然在上午9点半开赛,中午11点50分就下完了。弄得几位上午偷闲去逛街、准备下午再采访比赛的国内记者顿足捶胸、后悔不迭。   新生代棋手中,马笑冰、周睿羊都是快棋好手。此外,有一位女棋手必须一提:湖北女将叶桂曾经在10秒钟一步的NEC新秀杯中力克众多强手夺得冠军。放眼中日韩,这大概也是女子棋手在男女棋手共同参加的比赛中唯一一次夺冠。   棋手下棋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过,根据用时的多少来决定成绩,这恐怕也算是奇闻了。这个奇闻就发生在现任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的身上。话说30年前的1975年,围棋有幸被列入了第三届全运会的比赛项目中。当时决赛阶段的赛制是12名棋手先分成4个小组进行循环赛,获得第一名的4位进入决赛组。王汝南与罗建文、雷贞倜分在一组,循环赛的结果是王胜雷,雷胜罗,罗胜王,形成了“连环套”。按规定加赛快棋,可加赛的结果与前一循环一模一样,还是“连环套”。最后裁判组决定,由比赛用时最少的王汝南进入前4名决赛组。最终,幸运的王汝南获得了第三届全运会围棋比赛的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