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棋谱
评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棋谱 > 围棋资讯 > 综合报道 > 评论

[评论]

定段赛遇挫折差点放弃围棋--王檄的黑白之路

  • 2004-11-22 20:34:35|admin|0
  六次定段赛,王檄差点放弃围棋   特约记者曲江报道 如果说古力给人的感觉是“豪爽”的话,那么王檄给人的感觉就是“清爽”。虽然初次接触的时候王檄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有些内向和腼腆,但重庆棋院院长杨一对麾下这位大将的评价却是“性格很活跃”。   曾给自己下“最后通牒”   王檄1984年出生在河南开封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父亲是开封交通局的一位干部,母亲则是一位工人。与许许多多学棋的孩子一样,王檄是在具有业余初段棋力的老爸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围棋的,当时他只有4岁。   但是,王檄的定段之路并不顺利,他一共参加过6次定段赛。王檄家里最开始对王檄参加定段赛是支持的,但是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加,做父母的难免对儿子今后的出路产生了担心。后来的几年,每次王檄去参加定段赛,临走前父母都试图说服他:这一次再打不上咱就不打了。   1997年,13岁的王檄第6次参加定段赛。赛前,王檄给自己下了“最后通牒”:今年再打不上,就真地放弃成为职业棋手这个梦想了。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王檄在这一年的定段赛上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职业初段。直到今天,王檄都认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1997年入段。王檄入段的那一年,常昊是八段,周鹤洋是七段,孔杰、胡耀宇是四段,古力、邱峻、刘星是三段,彭荃是二段。   入了段的王檄在当年就入选了国家少年队,而用王檄现在的话说,当年刚到国少队时自己是属于“最差的那个阶层”。   胜羽根直树才建立信心   时间很快就走到了2001年。“江铃杯”全国围棋甲级联赛,王檄代表平煤队作客重庆,当时只有17岁的他执白1又4分之1子战胜了职业棋手等级分排名第二的重庆队大将周鹤洋,引起了重庆棋院院长杨一的注意。杨一发现这孩子的棋很冷静,而且均衡全面。最重要的是,王檄正处于上升势头之中。第二年,王檄所在的平煤队从围甲联赛中降级,杨一立刻着手运作,将王檄转会到了重庆。   今年是王檄开始“冒尖”的一年。当然,最令人瞩目的,还要算是这次三星火灾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了。这也是自三星杯创办以来,第一次有棋手从预选赛一直打进冠亚军决赛。从这个意义上讲,王檄已经创造了三星杯的新历史。说起这一次的成绩,王檄开玩笑说应该感谢他在CSK杯亚洲团体赛上第一轮的对手“日本第一人”羽根直树棋圣——因为战胜了羽根直树后王檄才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才有了后来一连串的胜利。   不认同“棋风相克”   本次三星杯半决赛前的十几天里,王檄在国内的战绩非常糟糕,不过,王檄自己事先倒并没有担心,因为他在仔细研究了棋谱之后发现,其实那几盘输掉的棋在质量上还是不错的。   平时,王檄除了训练之外,最大的爱好是踢足球。都说围棋队里古力是一等一的“球星”,但王檄的足球水平与古力也有得一拼。闲暇时,王檄也喜欢听流行音乐,最喜欢的歌手是孙燕姿。此外,王檄还喜欢看书——不是普通的读物,而是纯文学。这次在韩国大田,记者在王檄房间的床头意外地发现了两本书:一本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另一本是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成名作《情人》。在当今年轻人当中,大概除了中文系学生外,恐怕只有最正宗的文学青年才会看这种纯文学书籍了。   当年,国少队的孩子们纷纷拜师学艺:古力投入老聂门下,邱峻投入俞斌门下,胡耀宇投入刘小光门下,张学斌投入曹大元门下,但王檄却没有被名师收徒。为此,王檄戏称自己是“没人要的孩子”。王檄最喜欢的棋手是李昌镐,他自己的棋风也有点李昌镐的味道:全面,冷静,均衡,临场发挥稳定。但王檄认为自己的水平还不够:“现在我对实力强的对手,如果前半盘没什么优势的话,后边可能会较难取胜。我这种棋风,如果水平到了的话应该会很厉害的。”不过,王檄却不承认有“棋风相克”一说:“说某人克某人是有可能的,但棋风相克不可能。”   说到本次三星杯冠亚军决赛的对手李世石,王檄认为:“李世石参加围甲联赛的成绩不好,可能是因为环境不适应的缘故。他在围甲中两次输给刘星也不足为奇,刘星的棋本身也有独特的地方,李世石可能也不适应。”王檄觉得从半决赛到决赛之间只有半个月的准备时间稍微有些少,但如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应该也差不多吧”。   不管本次三星杯冠亚军决赛的最终结果如何,王檄都已经取得了成功。在小虎辈棋手中,王檄已经一跃成为与古力、孔杰、胡耀宇并驾齐驱的代表人物,成为中国围棋的又一颗希望之星。